3日,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到商学院巡听督学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4日,校长魏志强在会议中心接待室会见了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校长安德烈·卡罗里一行并座谈。安德烈·卡罗里此行是受邀为我校承办的“青岛市名师培养工程”授课。
17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在办公楼第一会议室开展2025年第5次集体学习。学习会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严实作风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为主题进行学习研讨。校党委书记胡金焱主持会议并讲话。校领导魏志强、肖江南、陈涛、李荣贵、刘恩贤、徐大连、李建波参加学习。
18日,学校在办公楼第一会议室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校党委书记胡金焱、校长魏志强出席会议并讲话,校领导肖江南、陈涛、徐大连、李建波、牛海涛、张守珩出席会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恩贤主持会议。
●学校在办公楼第一会议室召开2025年校院工作交流例会暨暑期工作部署会。校党委书记胡金焱现场点评并讲话。会议由校长魏志强主持。校领导肖江南、陈涛、刘恩贤、徐大连、李建波、牛海涛、张守珩出席会议。
24日,我校与深圳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深圳大学粤海校区汇元楼举行。深圳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我校校长魏志强,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恩贤出席签约仪式。仪式由深圳大学副校长巢乃鹏主持。
24日-25日,校长魏志强,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恩贤率领调研团队,赴深圳多家科研院所及企业开展专题调研交流,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汇聚创新动能。
校党委书记胡金焱、校长魏志强、纪委书记徐大连分别前往学校招生录取现场调研指导工作,亲切慰问一线招生录取工作人员,听取招生办公室负责人关于2025年招生录取工作的汇报,并就高质量完成本年度招生录取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建波陪同调研。
31日,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于红波、党委常委、副校长崔焕勇一行来校访问交流。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在办公楼会客室会见了于红波一行。随后,校党委副书记肖江南,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恩贤与来宾在第五会议室举行座谈,就深化两校合作展开深入探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建波陪同考察了相关机构。
【其他】
教育科学学院焦鲁团队(脑认知与语言学习实验室)在国际语言学Top期刊Language Learning发表论文“Learning Novel Words in an Immersive Virtual‐Reality Context: Tracking Lexicalization Through Behavioral and Event-Related-Potential Measures”。根据科睿唯安(Clarivate)期刊引证报告,Language Learning为教育学、心理学SSCI一区期刊,中国科学院期刊分区的大类一区Top期刊。焦鲁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2021级本科生林悦为第二作者,刘聪副教授为通讯作者。
物理科学学院龙云泽、张俊课题组在Nature旗下刊物npj Clean Water(2025,8:58)上发表了题为“Enhanced spin polarization in GQDs/TiO2fibers via magnetic field and oxygen vacancies for photocatalysis”(通过磁场和氧空位增强石墨烯量子点/二氧化钛纤维中的自旋极化用于光催化)的研究论文。论文第一作者是硕士研究生孙玉泽和博士研究生刘进华,通讯作者是物理科学学院张俊副教授和龙云泽教授。
物理科学学院龙云泽教授、张俊副教授、清华大学伍晖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知名期刊 Advanced Fiber Materials(2025, 7: 937-949)上发表了题为“Compressible Piezoelectric Ceramic Nanofiber Aerogels with Multifunction”(具有多功能的可压缩的压电陶瓷纳米纤维气凝胶)的研究论文。Advanced Fiber Materials 最新SCI影响因子为21.3。论文第一作者是博士生高原(博士刚毕业,入职清华大学伍晖教授课题组博士后),通讯作者是青岛大学张俊副教授、龙云泽教授和清华大学伍晖教授。
我校纺织服装学院曲丽君教授、苗锦雷副教授团队在二维纳米片构筑结构-功能一体化轻质高强纤维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并在高性能纤维纺丝关键技术方面实现突破。相关成果以“Oriented Assembly and Bridging of 2D Nanosheets Enabled High-Performance MXene Composite Fiber via Dual-Spatially Confined Spinning”为题,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我校公共卫生学院微生物检验与生物安全系主任刘洁教授联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等机构开展2项创新研究,分别在腹泻儿童志贺氏菌流行病学及肠道微生物组特征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化学化工学院胡继祥教授团队在光响应分子磁体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Synergistic Photomagnetic and Photomechanical Dynamics in a Dysprosium-Based Smart Molecule"为题,于2025年7月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Science(DOI: 10.1002/advs.202509088)。我校为唯一完成与通讯作者单位,胡继祥教授与王国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化学化工学院2021级硕士毕业生王雨涵与22级博士研究生颜士琨为共同第一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我校7项科研成果(人选)获得2024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
我校19项成果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