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焦自伟《开启生命成长之路——〈大学〉今用十讲》著作捐赠暨座谈会在我校会议中心302会议室顺利举办。校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张守珩出席活动并致辞。92中文校友、文运心塾创办人、全国青联委员焦自伟(文运)及多位文运心塾学员,92中文校友、半岛都市报社纪委书记李勋等校友代表参与活动。仪式由校合作发展处处长、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王海荣主持。
●2025年秋季学期前学生工作委员会会议在办公楼407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涛主持会议并讲话。
●学校在浮山校区407会议室隆重举行2025年新入职辅导员欢迎会暨2025届“力行班”开班仪式。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涛出席会议并讲话,学生工作处处长王春主持会议。
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青岛大学师生们怀着激动和崇敬的心情,通过多种形式收看直播,共同见证这一盛况。
4日,校长魏志强在学校2025年暑期中层干部研讨班上作主旨报告。魏志强以“2025保基本运行、抓建设机遇、冲一流学科,我们做得如何?如何继续做?”为主线,对学校发展的战略方向、重点任务及实施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与全面部署。
●学校召开2025年暑期中层干部研讨班,邀请到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樊丽明教授作题为《教育强国背景下的新文科建设》专题辅导报告。校党委书记胡金焱主持报告会。校领导魏志强、肖江南、陈涛、李荣贵、刘恩贤、何燕、李建波、牛海涛、吴世珍、张守珩出席报告会。
4日~5日,中共青岛大学第四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暨2025年暑期中层干部研讨班在国际交流中心博学厅召开。校领导胡金焱、魏志强、肖江南、陈涛、李荣贵、刘恩贤、何燕、李建波、牛海涛、吴世珍、张守珩出席会议。
6日,学校在浮山校区第一会议室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期初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教务处处长马泽刚在会上从教学运行、教学研究、质量管理、教师发展、创新创业、师范教育等方面详细部署了新学期本科教学工作。
7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下达2024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设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位﹝2025﹞9号),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正式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同步撤销。
8日,我校2025年秋季学期正式开课。校领导胡金焱、魏志强、肖江南、陈涛、李荣贵、刘恩贤、何燕、吴世珍、张守珩分赴各校区教学楼,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调研,全面检查新学期教学工作,重点调研了思政课教学情况。
9日,校党委书记胡金焱、校长魏志强发表2025年教师节贺词《铸魂强师育栋梁 团结奋进谱新章》。
●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带队慰问了辛勤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的教师代表并举行座谈会,通过他们向全校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校党委副书记肖江南陪同慰问并出席座谈会。
10日,青岛大学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在青大剧院举行。大会的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校领导胡金焱、肖江南、陈涛、李荣贵、何燕、吴世珍、张守珩出席大会。大会由校党委副书记肖江南主持。
11日,科睿唯安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校经济与商业学科新增进入全球排名前1%。目前,学校有3个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上榜学科数并列国内高校第42位,位列省内高校第3位、省属高校首位;16个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上榜学科数并列国内高校第31位,位列省内高校第2位、省属高校首位,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
●青岛大学2026届毕业生首场名企联合招聘会在浮山校区博文楼前广场顺利举行。本次招聘会汇聚中国水利水电、赛轮集团、特锐德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涵盖制造、信息技术、教育科研等十大行业,共提供就业与实习岗位4000余个,吸引近2000名毕业生踊跃参与。
●校长魏志强在办公楼204会客室会见到访的德国康斯坦茨应用科学大学校长赛彬能(SabineRein)一行,双方就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合作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会谈,并在多个方面达成重要共识。
11日,我校2025年来华留学生开学典礼在会议中心305会议室举行。来自60余国的留学生新同学与学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及老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迎接新学期的到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何燕出席开学典礼。开学典礼由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纪皓瑛主持。
11日~13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协办的“中华医学会2025年鼻科学术会议”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大会组委会于本次年会首次举办“毕业后医学教育鼻科专业授课大赛”。由青岛大学教师、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二科副主任,药物临床试验办公室副主任柳忠禄带队,青岛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2023级研究生陆浩然、2024级研究生王丹、滨州医学院研究生方钰慧组成的教学团队代表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参赛,最终从全国24支优秀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大赛第一名。
12日,由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成果圆桌研讨会”在北京上合组织秘书处举行。我校党委书记胡金焱教授应邀出席,并作题为《携手构建上合命运共同体的高校智慧与担当》的重要发言。
12日~14日,由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我校商学院和经略海洋研究中心、中国-上合组织国家生态、旅游和文化研究中心共同承办,青岛啤酒博物馆、山东万达嘉合文旅集团协办的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我校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
13日~14日,来自全国各地的7231名本科生、4114名硕士研究生,323名博士研究生齐聚青大,书写崭新青春篇章。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有温度、有温情、有温暖、有温馨的“四温”工作方法,充分挖掘育人资源,形成全员育人合力,以细致周到的服务和科学高效的举措,为全体新生护航入学“第一站”,多措并举全力做好迎新工作。
13日~19日,校长魏志强应邀访问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俄罗斯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俄罗斯金融工业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列宾美术学院、圣彼得堡巴甫洛夫医学院和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等友好高校,拜访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俄中科技教育基金会,进一步夯实我校面向“一带一路”国家教育科技合作的基础。
16日,农工党青岛大学基层委员会在临沂市平邑县贺庄完小举行“情系沂蒙助学平邑”课桌椅捐赠仪式,农工党青岛市委会秘书长赫旭、青岛大学基层委主委徐文华等参加活动。
17日,通用康养山东公司董事、总经理黄翔一行到访我校,双方在产业技术研究院会议室座谈交流。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恩贤出席会议并讲话。
●山东省卓越工程师学院培育建设情况现场调研会在我校会议中心302会议室举行。会议由党委常委、副校长牛海涛主持。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研究生处处长郭宁,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史全岐,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副处长庞靖祥和二级主任科员尹凤杰,海信集团有限公司代表赵站稳、于晓麟,歌尔股份有限公司代表王国伟、解鑫、李英文晓,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代表朱鑫升,青软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澄,研究生院院长许元红、副院长张宁,电子信息学院院长李山东,纺织服装学院院长许长海,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蒋荣超,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倪荣刚,以及校内导师、产业导师、卓越工程师研究生代表等出席会议。
●学校召开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2次会议,学习《山东省巡察工作规范(试行)》,研究省委第五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巡察整改工作和校四届党委第二轮巡察工作。校党委书记、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胡金焱在办公楼第五会议室主持会议并讲话。校领导肖江南、吴世珍、张守珩参加会议。
●学校召开巡视整改工作调度会,校党委书记胡金焱主持会议并讲话。
18日,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调研组到我校调研实验室安全工作。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涛出席调研会并致辞。
●聊城大学党委书记关延平、聊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华锋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校党委书记胡金焱会见来宾,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恩贤出席座谈会并陪同调研。
19日,日照校友会及校友企业交流座谈会在青岛大学浮山校区办公楼214室召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恩贤出席会议并讲话,东升地毯集团副总经理刘会坤、总工程师范桂玲,日照校友会秘书长郭敬文,纺织服装学院院长许长海,常务副院长田明伟,科研成果转化中心副主任曲绍阳,纺织服装学院教师代表初晓玲副教授等参加座谈。会议由合作发展处处长、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王海荣主持。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恩贤一行赴滨州校友会走访调研。合作发展处处长、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王海荣,科研成果转化中心副主任曲绍阳陪同参加活动。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暨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部署要求,总结我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校党委书记、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胡金焱主持会议并讲话,校领导肖江南、陈涛、李荣贵、何燕、牛海涛、吴世珍、张守珩参加会议。
19日~20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恩贤一行受邀参加第六届滨州人才节暨“智汇高校·链动未来”山东高校滨州行活动。
20日,第五届中国智能金融产学研高峰论坛,在青岛大学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大会以“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与挑战”为核心议题,重点聚焦两个方面:一是致力于推动我国智能金融领域学术研究深化,推动理论成果与行业实践紧密结合;二是着力强化智能金融领域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长效人才动能。
●由全国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办、青岛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承办的“第二届教育社会学青年学者论坛”在青岛大学隆重召开。全国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会员以及来自全国60余所高校的近150名青年学者参与本次会议。
22日,《山东教育报》头版刊登我校党委书记胡金焱的理论研究文章《建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筑牢教育强国龙头》。
●以“海洋史与城市史的过去与未来”为主题的第五届山东青年史学家论坛在我校举办。本次论坛由山东省历史学会主办,青岛大学历史学院承办。中国史学会会长、《求是》杂志社原社长李捷,山东省政协党组成员、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唐洲雁,山东省历史学会会长赵兴胜,云南省历史学会会长罗群出席论坛。校党委书记胡金焱,青岛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本雄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历史学院院长马斗成、党委书记刘宗国分别主持开闭幕式。
●22日,深圳越疆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刘培超一行到访我校,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恩贤在办公楼第五会议室会见并座谈交流。
●我校在办公楼第一会议室召开2025年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布置会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恩贤出席会议并讲话。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学院(部)负责人及各部门统计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发展规划处处长马林刚主持。
●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到基建处调研,并实地检查浮山校区新建学生公寓项目建设情况。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恩贤陪同调研。
22日~26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何燕应邀率团访问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马来西亚汝来大学、马来西亚尊孔中学和越南阮必成大学、越南河内大学、越南英特康大学,开启了我校与马来西亚、越南高校国际合作的新局面,进一步推动了我校与“一带一路”国家高校教育科技和文化交流合作。
23日,山东省第二届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展示在我校浮山校区开幕。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鲁静一行来我校座谈交流,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出席座谈会并致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涛主持座谈会。
23日~29日,学校第四届党委第二轮巡察组召开巡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纺织服装学院、物理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6个学院党委工作动员会。校党委副书记、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肖江南,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吴世珍,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张守珩参加会议并作动员讲话。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纪委副书记张利,党委第一巡察组组长王海青、第二巡察组组长张光明、第三巡察组组长李鹏、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专项检查组组长张永华参加会议。
24日,第三届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决赛在黑龙江大学圆满落幕。我校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5项,其中大赛一等奖5项(含“全国十佳”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6项。国赛一等奖获奖数量位居山东省参赛各高校榜首,全国参赛各高校第五位,获奖数量和质量均创历史新高。黄钺、陆平、泮君玲、毛凛鹤、赵川、董彬获评“优秀指导教师”,我校获评“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实现了赛事各项荣誉的大满贯。
●招商银行青岛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李琦一行到访我校,校党委书记胡金焱会见来宾,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涛出席座谈会并陪同调研。双方围绕人才培养、金融服务、产学研融合等领域展开深入交流,共绘校企合作蓝图。
25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恩贤带队赴四川大学开展校友工作和基金会工作专题调研。四川大学对外联络办公室主任、校友总会秘书长杨光,对外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校友总会副秘书长白鹏,国内合作办公室副主任庄文化,校友总会副秘书长谢兵参加座谈交流。
●学校2026届毕业生秋季大型供需见面双选会在浮山校区体育馆成功举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涛深入现场,调研企业招聘需求与毕业生求职情况。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办公楼第一会议室举行2025年第6次理论学习会。学习会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好肩负生态文明建设的育人使命”为主题开展学习研讨。校党委书记胡金焱主持学习会并讲话。校领导肖江南、陈涛、李荣贵、张守珩参加学习。
26日,青岛城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蔚,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曹勇一行到访我校,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在办公楼第五会议室会见并座谈交流。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恩贤主持座谈会。
●校长魏志强带队先后赴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岱银集团、鲁普耐特集团开展专题调研,围绕绿色印染技术攻关、智能制造模式升级、高性能纤维及特种绳缆研发等前沿领域,与各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并就共建研发平台、共育专业人才等产学研合作方向达成共识。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副校长展旭杰,科研部副主任、党校学报编辑部主任、主编牛月永,编辑马达、徐辛一行来访期刊社,与《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东方论坛》)编辑部开展座谈交流。校党委副书记肖江南,期刊社社长、《东方论坛》主编孙继国,期刊社副社长孙鹏以及编辑部全体老师参加座谈。会议由孙继国主持。
●2025级学生军训成果汇报暨开学典礼在金家岭校区东院体育场举行。校领导胡金焱、肖江南、陈涛等出席活动。军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涛主持典礼仪式。
27日,校党委副书记肖江南一行赴烟台开展校友走访活动,并出席山东工商学院高质量发展大会。合作发展处处长、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王海荣陪同参加活动。
28日,“融·解边界,创·见未来”学科交叉青年学者沙龙第九期活动在会议中心致远厅举办,本期主题为“管医融创”,是人文社科领域首次主动向医学领域开展跨学科对话。商学院钟永光教授、付亚平教授、温艳副教授以及附属医院陈祥华副教授参加活动并作报告。来自系统动力学、博弈论、统计学、脊柱外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外科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交流。
30日,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校赛路演在我校会议中心402会议室隆重举行。研究生院副院长张宁、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孙百才、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高存玲以及两创大赛资深专家艺术学院陆平,彭卫丽等17位老师出席会议,与来自7个学院的40多支参赛团队一起,共同呈现了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交融的学术盛宴。本次会议由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负责老师泮君玲主持。
【其他】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吴广磊教授团队在本科生科研创新领域取得新进展,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2022级两位本科生完成两项电磁波吸收材料研究成果,先后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展现了学院在科研育人方面的扎实进展。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我校取得历史性突破,2023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杨泽霖荣获成长赛道高教本科生组金奖,2024级妇产科学博士生单玉萍获得就业赛道高教研究生组银奖,创我校参赛以来最佳成绩。
根据共青团山东省委《关于开展全省第二批党建带团建改革创新项目工作的通知》部署及评审结果,校团委“以党建带团建,打造‘五位一体’的学生骨干成长成才青英计划”成功获批2025年度山东省党建带团建改革创新试点项目。该项目获批是共青团山东省委对我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我校团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省委党建带团建要求的阶段性重要成果。
化学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谢桂仙在电催化还原CO2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研究成果以“3D Gas Diffusion Layer with Dual-metal Sites for Enhanced CO2Electrolysis to C2+Products”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 Angew. Chem. Int. Ed.。该论文我校为唯一完成与通讯单位,翟艳玲教授和郭伟伟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为我校2022级硕士研究生谢桂仙(目前于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共同一作为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朱志军副教授(负责理论计算部分),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2024年9月该生已在本杂志发表相关研究工作(Angew. Chem. Int. Ed.2024,63, e202412568)。
青岛市民政局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招标结果在青岛市政府采购网公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陈洪连、王猛、李海荣、刘黎红、石腾飞、胡晓茜六位教师成功中标五项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重点课题,项目总经费超百万元。
青岛市正式公布2025年“青岛拔尖人才”评选结果,共授予295人“青岛拔尖人才”称号。在本次表彰中,青岛大学龙晓静、刘银华、张迎春、张宪胜、咸鹤群,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马爱军、王亭、王晓静、刘斌、江月萍、李树法、辛辉、宋蕾、张海宁、郝大鹏、相宏飞、姜彦、姜曼、栗世方、徐全臣、褚现明、蔡金贞获评2025年度青岛市拔尖人才。此次学校(含附属医院)受表彰人数在全市各单位中居首位。
我校纺织服装学院博士生李明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发表了题为“Multi-biosensing hairband for emergency health assessment”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新型可穿戴汗液传感电子织物及健康监测应用,围绕高灵敏、高稳定传感纱线的一体成型技术开展研究,为构建实时生物传感系统提供了一种创新的策略。
我校基础医学院李尚勇教授、何宁宁副教授团队联合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邹远强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研究所彭吉星副研究员和青岛农业大学王致鹏教授团队在 Research 杂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期刊,中科院一区TOP,IF=10.7)发表题目为“Gut Commensal Antibiotic-ResistantParabacteroides goldsteiniiAmeliorates Mouse Colitis through Valine-Isobutyrate Metabolism”的研究成果(DOI: 10.34133/research.0867),何宁宁、生物信息学2023级硕士研究生穆梦杰、华大基因研究院李晓芳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王致鹏、彭吉星、邹远强、李尚勇为论文通讯作者,青岛大学基础医学院为第一单位和通讯单位。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青创团队等项目的资助。
我校物理科学学院张军教授团队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期刊发表了题为“Probing the Structural Dynamics of In2O3Using in Situ Raman Spectroscopy: Bridging Material Dynamics and Sensor Functionality”的研究论文。我校为唯一完成和通讯作者单位,张军教授与刘相红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物理科学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赵娜与常晓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省泰山学者计划的资助。
物理科学学院郭向欣教授固态电池团队在聚偏二氟乙烯基固态电解质中的溶剂化结构调控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原创性研究成果以“Fluorinated carbon nitrides assisted solvation-regulation engineering toward polyvinylidene fluoride-based electrolytes for long-lifespan 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影响因子30.8)上。论文第一作者为常晓彤(2023级物理学硕士),通讯作者为郭向欣教授、毕志杰副教授和浙江大学范修林教授。
物理科学学院李洪森教授课题组在研究三价铝离子在二维层状材料体系中固相扩散和界电荷转移中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原创性研究成果以《In-situ regulation on interfacial charge-transfer and interlayer Van der Waals force enables ultrafast aluminum-ion diffusion》为题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no Letters》以封面论文形式在线发表。李洪森为通讯作者,徐逸飞为第一作者。
物理科学学院应用物理学专业2022级本科生张忠胜在JCR分区一区、中国科学院2区TOP期刊 Ceramics International(IF=5.6)以第一作者发表了题为“Composition and Temperature Dependent Properties of PIN-PMN-PT Ternary Transparent Piezoelectric Ceramics”的研究论文,物理科学学院张永成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
中国水产学会正式发布《关于公布2025年度“中国水产学会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名单的通知》,青岛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生生物技术研究院沙珍霞教授牵头申报的“水生生物技术与水生生物资源利用科学传播专家团队”成功入选,成为全国22个获此殊荣的团队之一。
肿瘤精准医学研究院马蕾娜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细胞死亡分化》(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Nature-Index自然指数杂志,影响因子15.4)上在线发表题为“TRIM24-mediated K27-linked ubiquitination of ULK1 alleviates energy stress-induced autophagy and promote prostate cancer growth in the context of SPOP mutation”的研究论文。基础医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陈诗敏为该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自动化学院洪金植教授荣获2023-2026年度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会士(IFACFellow)。
我校入选山东省委社会工作部人民建议征集直报点。本次直报点共选聘36家单位,其中3所高校入选。
中共山东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印发《关于公布2024年山东“十佳百优”学校思政课教师和高校辅导员评选结果的通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郭金鸿获“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教育科学学院辅导员姜彬、商学院辅导员金铧获“山东高校优秀辅导员”。
我校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首席教授、营养与健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铎教授应大会组委会邀请,参加了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23届国际营养学大会(IUNS-ICN 2025),并分别做了题为“Vegetarian versus omnivorous diets on cardiovascular health”的特邀报告和题为“Overview of functional lipids and human health”的主题报告。
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在北京理工大学圆满落幕。经过校赛、省赛、国赛的层层选拔与激烈角逐,我校艺术学院彭卫丽教师团队(成员:高校教师田鑫;产业导师侍锦、张文才)表现出色,获得全国三等奖。
青岛市科协、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文联、市科技局、市文旅局联合开展青岛市科学家精神文艺作品征集活动,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等单位报送的5部作品获奖,其中《家书里的信仰之光:永不褪色的精神密码》荣获一等奖,《赤心报国行为世范——张嗣瀛》荣获二等奖,《鞠躬尽瘁死而不已——沈福彭》《追光的人》《盛世朝歌》荣获三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单位。
物理科学学院龙云泽、张俊课题组在国际著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25, DOI: 10.1002/adfm.202516438)上发表了题为“Flexible Piezoelectric‐Thermoelectric Coupled Nanofiber Generator for Self‐Powered Multimodal Sensing System”(柔性压电-热电耦合纳米纤维发电机用于自供电多模态传感系统)的研究论文。该期刊最新SCI影响因子为19.0。论文第一作者为硕士研究生李梦杰,通讯作者为龙云泽教授与张俊副教授。